2021年的春天已经不知不觉来到,春季一直被大家视作生机勃勃的美好季节,人们本来应该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是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矫情的季节,但是每年春季到来时,很多人就会有各种情绪,莫名的情绪低落,莫名的情绪波动,心态也特别不好,让人心神不安,正所谓“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半数以上的人群在春天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失眠、疲倦、健忘、情绪低落、好冲动、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个季节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也有研究表明,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紧张、压抑、疲劳,导致精神失常。
我们应该如何调节呢?心理老师用传统的智慧的来帮助你!
Q1 春季经常出现的“心理感冒”症状
这里用“感冒”这个词,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春季出现各种心理症状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心理“感冒”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当然,春季也是精神疾病的好发期,精神疾病容易复发,因此,也要特别注意。春季出现比较多的心理“感冒”症状包括:
1.躯体反应不适,总觉得不舒服
具体表现为身体莫名的不舒服,有时候食欲下降,有时候拉肚子,有时候头晕头痛,有时候还会一冷一热,甚至有时候觉得心脏不舒服,有时候还表现为颈腰椎疼痛。经常出现不典型症状,但又经常变化,经医生反复检查却查不出是什么器质性疾病,这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2.慢性疲劳综合征,春困是典型表现
慢性疲劳综合征最典型的表现是嗜睡、全身不适、全身无力、抑郁、烦闷、失眠多梦、易怒、脾气暴躁、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甚至不愿工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短,没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变化,休息放松后可以消除。
3.抑郁,这是春季最容易诱发和复发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在春季各种精神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症状如下。身体状况: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颈肩僵硬、消化不良、易脱发、体重减轻、睡不醒、头痛等。情绪状态:包括抑郁、焦虑、易怒、躁动、沉浸在无力感中。思维混乱:包括思维能力降低,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认真思考,犹豫不决,记性差。行为症状:没有活力,总是焦虑不安,紧张。人际关系:包括不想和别人说话,不能信任亲戚朋友,和大家格格不入,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别人等等。性格:包括怨恨不完美,责任心比较强,经常为小事生气,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总而言之,会整天都不开心,甚至几周乃至更长时间都不开心、抑郁。
4.躁狂,春季的另类高发精神疾病
躁狂是一种与抑郁相反的情绪状态。躁狂症的核心症状是情绪激动、思维加快、言语增多、精力旺盛、睡眠减少和不知疲倦。他们会不受控制地发脾气,为一点小事就烦躁不安。严重者还可出现冲动行为或某些不协调症状、言语障碍、行为障碍、妄想症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一般发生在青壮年,发病比较急,过几天就可以发展成疾病状态。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原本内向温柔的人,变得话很多,很激动,自我感觉很好或者很有活力,吹大话,不睡觉不犯困等等,我们应该警惕,这是躁狂的表现。
Q2 12个标准,简单判断是否患上“心理感冒”
1.情绪低沉,闷闷不乐;
2.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3.思维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4.遇事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5.容易疲倦、不愿活动;
6.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7.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8.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
9.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10.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11.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12.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
Q3 春季容易出现心理“感冒”的原因是什么呢?
1.春季千变万化的气象特点
春季天气变化最为频繁,先是阴雨连绵,然后气温突然飙升,又突然晴空万里,之后可能突然又下雨降温。这样的天气变化容易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加剧心理机能紊乱;有的人对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高度敏感,从寒冷的冬季过渡到温暖的春季,气温的急骤变化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光照强度加大,脑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进而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出现抑郁、烦躁、失眠等症状,更严重的可导致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病。
2.生活节奏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一年中最轻松的春节假期刚刚过去,本来就可能有些不太适应。人体生物钟受到干扰,人体正常生活状态受到干扰。这种紊乱,加上特殊的气候特点,使人的心理更加难以适应。
3.春季的各种压力比较集中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大多数人都为自己制定了计划。有些人甚至急于改变现状,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从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今年春天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人更难实现目标。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明显,因为许多大学生即将面临各种压力,如求职、考研复试、毕业考试等。因此,季节变化加上压力叠加,容易心理“感冒”。
4.认知方式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不同看法。有些人用积极的思维看待同一件事,有些人用消极的思维看待它,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还有的人经常会陷入不合理的认知中,导致了在面对困难时产生负面心态。
5.个性特点
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更愿意独自承受困难和压力,会过于关注事件对自己的身心影响,同时也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难以利用社会支持帮助自己摆脱困境;此外,情绪不稳定的人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导致负面情绪接二连三,甚至出现过激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6.原有的身心状态和社会支持体系
身体素质差的大学生在适应上会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和困难;心理素质差,心理有问题的同学,春天会过于警觉,过于担心,导致心态不好;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的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难以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容易产生心理“感冒”。
怎么办呢?传统智慧有妙招!
妙招1:顺应自然
《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春季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顺应自然,起居有度,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昼夜更替、环境变迁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在生活中,要做好起居饮食,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从饮食来讲要做到饮食有节、清淡,多吃蔬菜,进食要细嚼慢咽而且要多样化,并注意冷热。从季节来说夏慎湿热,冬慎寒凉;《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春季保持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赖床。回到学校要尽快调整好作息时间,合理的安排学习与生活,切莫熬夜,会使心理负担加重。同时也不要为了身体上的小病而担忧,换季期间感冒是很正常的现象,一切顺其自然。
妙招2:适度运动
《黄帝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一论述全面阐述了养生之道的基本内容,其最大特色在于主张整体养生。中医整体思想在指导心理健康方面尤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形神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要关注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医心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兼俱,认为生理、心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运动有利于改善情绪,运动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运动有利于人们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有效地增加人际互动,提升个人的人际关系,运动对很多心理疾病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可以在天气晴朗时去户外散散步,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远足,登山等户外运动。
妙招3:恬淡虚无
《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就是思想上的安定;虚无是指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杂念,无恼怒、忧思与惊恐等。这句话告诉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没有贪念妄想,那么就会真气和顺,精神内守,体外没有邪气干扰,体内无情绪波动,人体和外界环境协调统一,体内的真气调和而没有损伤,精神充足而不外散,病邪就不容易侵犯人体。就是要心绪宁静,心静如水,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金钱、地位勾心斗角,更不能为之而寝食不安。心神不安,情性躁急,为致病的关键因素。心主神明,心安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心理上不能只看到外界对自己的影响,自身对一些事物的过度追求也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在追求途中不经意间过度消耗身体,最终心理欲望反馈给身体,身体的劳累再反馈回心理,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说同学们要懂得适度追求美好事物,要知足常乐。
妙招4:稳定情绪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内经》云:“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是指神静,不妄思,也要防止用神太过。《内经》:“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内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遇事即发,七情失调,心神则失去平和,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忧则伤肺,过思则伤脾,过恐则伤肾;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会过分。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身的情绪也会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恼怒、恐怖、忧虑这些负面情绪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与身体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同学们要学会控制情绪,要让身体支配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支配自己。
妙招5:饮食养心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春季饮食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春季尤其要注意饮食规律,多喝水非常重要,多吃蔬菜水果,吃干净、清淡的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可以在心情不好时去适量的吃一些甜食,因为甜食中的糖分可以给身体提供大量能量,会使人精力充沛,从而缓解身体压力,再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平静下来。同时平时的饮食可以清淡一些,调节身体各个激素的分泌也会使心理达到平衡。
妙招6:按摩穴位
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缓解的,我们手上就有很多可以缓解坏心情的穴位,接下来就给大家说下。
1.太阳穴
按摩此穴位有提神醒脑,静心安神的功效,入睡前轻轻按摩此穴位,可舒缓紧张的状态,有利于睡眠。对缓解缓解忧郁状态,也有很好的效果。按摩时直接用食指或拇指按压,不可太用力,有一定的酸胀感即可。
2.膻中穴
按摩膻中能理气宽胸膈,对缓解心悸、心烦有重要的作用,可用拇指直接按压,也可用一手大鱼际来回擦膻中穴。
3.合谷穴
合谷穴与心包经有关,按摩能镇静止痛,使人安静,对缓解紧张的情绪有一定的作用。
用一手用力按压另一手的合谷,并辅以一定的揉法,时间约10分钟。
4.太冲穴
太冲是肝经原穴,肝火太旺就容易导致心情不好,按压可平息肝火,缓解心胸不适。
按摩方法就是用拇指用力按压太冲4-5分钟。
5.风池穴
按摩风池穴具有镇定情绪、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以两手拇指同时按压两侧风池穴,并做揉法,反复5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6.角孙穴
明目醒脑、解疲劳、去焦虑、顺气等是角孙穴的作用,非常适用于生气的人群。该穴位属手少阳三焦经,在《灵枢·寒热病》中有记载,位于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操作方法:用手部的中指指腹对着该穴位进行按揉,力度适中,按揉时间一分钟左右。
7.大椎穴
人体大椎穴有很多的神经通过,如果压力过大的话人的神经就会紧张,而神经紧张就会使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
而通过按摩大椎穴能够帮助有效的缓解神经,神经放松了,人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自然就会觉得身体十分轻松,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多按摩一下大椎穴,相信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按法:深呼吸,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10~15次。
特别提醒: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中,有一条明确说明,懂得求助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求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求助学校的心理中心的专业老师或者辅导员。如果你正在服药,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切不可擅自减药、停药。
最后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欢迎您!
预约电话:88092191
现场预约:办公楼辅楼四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16: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