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摊开在书桌上的作业、没做完的ppt、未打扫的衣橱、还没看的书……即使心情焦躁不安,但还是在心里默默暗示,再等会就做。只要还没到“deadline”,就能继续拖延下去!
拖延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手段,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人总是喜欢待在舒适区,害怕未知的一切。比如害怕努力白费,害怕遇到意外,害怕任务太难应付不了,害怕别人的怀疑和嘲笑……因为害怕,所以一直拖着不去做。大家潜意识错误地认为,只要不去做,就不会遭受这些让你害怕的东西,以此来保护自己。
一味拖延,可能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甚至影响内心情绪产生焦虑。学习的时候学不好,玩乐的时候也玩不安心。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拖延呢?试试“5分钟法则”吧
这个方法也叫“5分钟倒计时改变法”,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打开手机的定时器,设置一个5分钟倒计时,然后告诉自己:就从现在起,认认真真为这件事贡献5分钟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的原理在于降低自身的预期,让我们不至于一上来就面对巨大的目标,而产生畏难退缩心理。5分钟时间足够短,很容易达成目标,所以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5、4、3、2、1!开始吧!
立即行动不要多加思考
思考就是拖延,思考的越多,大脑对困难的想象就会越多,并且持续放大困难,从而使你又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当你想到要做的时候,立即定好倒计时,然后立马开始手上的任务。“反正只有5分钟嘛”,你的大脑会这样想,就会帮助你行动起来。
挑选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完成
“5分钟倒计时”的秘诀在于设置的目标是你整个大目标中最容易搞定或者最容易有成就感的部分。也就是短时间付出,高额的回报率。成就感越大,就会越有动力。
五分钟后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虽然“5分钟倒计时改变法”是有效改变拖延的办法,但毕竟5分钟可做的事情有限,它仅仅起向导的作用,要想彻底地完成整个任务,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小伙伴们是不是有信心克服拖延症了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打败“拖延君”!